首页 > 工作动态
时间:2024-08-23
2024年8月23日,我校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共同组建的“勿忘万人血史 力求中华复兴”—教科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前往山西大同煤矿“万人坑”博物馆的红色寻访之旅。活动通过现场讲解、默哀献花等形式,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增强历史认知,激发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
在纪念馆前,我们身穿志愿者的红马甲,脚踩着一块块铸字铁砖,从1937到1945,是日军占领大同煤矿的屈辱历史,也是我们抗日战争的斗争史,它们深深地嵌入地砖,就如同这段不堪回首的记忆深深地嵌入历史长河中。再走进,一块巨大铁板赫然映入眼帘,触目惊心的庞大数字“14000000”“60000”,在这八年期间,日军掠夺了大同煤矿的一千四百万吨煤炭资源,迫害了六万名矿工,这些数字无声地诉说着那段黑暗的历史。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那些无辜生命在战火与苦难中的挣扎与呐喊。
团队成员们缓缓步入碑林古韵,半山之上,墓碑林立,阳光照耀下,泛起一片惨白黯淡的光。踏入这片土地,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带着几分沉重与肃穆。眼前,不是繁华的都市景象,也不是秀丽的自然风光,而是那一片片寂静无声的墓碑,他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诉说着一段段悲惨的历史。
我们向着无字碑的方向前行,短短几十级阶梯之上是三个大字“万人坑”,随着讲解人员进入之后洞内层层叠叠,堆满了矿工的尸体。看着这惨烈的场景,可以想象到劳工们在当时是有多么的痛苦和绝望,想象不到的是他们受到了如何残忍的摧残和虐待,而这,才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落,上洞坑宽7m,我们直面的死亡矿工触目惊心。矿工吃的是发霉的糠麸面,在井下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但日军从不往井下送水,工人们只能喝煤层渗透下来的淋头水或水沟里的污水,这种水含有炭矾,毒性很大,喝了之后,肚子就会发胀,引起腹泻,超过三天得不到治疗就只有死路一条。到了冬天,衣不蔽体的矿工不是被冻病就是被冻死。而日军的劳工医院却是“只要命,不治病”,在瘟疫流行的时候,则变成了一个“鬼门关”。只要进去的,极少有活着出来的。凡被怀疑有病的,送进劳工医院,查也不查,就被拉到“烧人场”活活烧死。经过资料查证所知道的或许只是遇难矿工们经历的十分之一。
在静谧而庄严的时刻,一束束鲜花被轻轻放置于英灵墓前,它们不仅是色彩的汇聚,更是深情与哀思的载体。每一朵鲜花,都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无尽怀念与崇高敬意,它们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那些未竟的故事与不朽的传奇。在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的喧嚣与纷扰都远去,只留下对生命的敬畏与对英雄的缅怀。
大家手捧鲜花,眼含泪光,或低头默哀,或轻声细语,与逝去的英灵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在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的喧嚣与纷扰都远去,只留下对生命的敬畏与对英雄的缅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它告诉我们,只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才能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只有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