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乡”约盛夏,遇“践”青春㉓——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4-09-03

7月6日至8日,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谈古论“晋”,非遗传承”团队前往灵丘县罗罗腔剧种传习中心开展实践。旨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

 



罗罗腔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罗腔剧团有着“天下独一团”之称。实践团队成员通过剧团实地调研、收集资料、交流学习、实践表演,深入了解国家非遗罗罗腔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以及传承现状。实践团成员与罗罗腔戏剧团的艺术家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了中国传统戏剧与西方歌剧的异同,以及美声唱法与罗罗腔唱腔的区别。在王新才团长的介绍下,成员们了解了罗罗腔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并向罗罗腔非遗传承人安文国学习地方戏曲表演技巧、了解妆造服饰文化,在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成员们还学习了罗罗腔的经典唱段,从身段到眼神,从步伐到手势,仔细揣摩,力求精准到位,穿上戏服,或端庄典雅,或英气勃发,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感受非遗罗罗腔悠扬的曲调与深情的唱词,展现罗罗腔的独特魅力。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罗罗腔传习中心举办的送戏下乡惠民活动,以实际行动促进罗罗腔艺术的活态传承与发展。




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音乐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不仅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更重要的是深刻体会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团队成员不仅是学习者,也是传承者,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